Korean drama – Reborn Rich – Drama Reflection 第一百四十二章: 财阀家的小儿子观后感二
🍢🍢🍢血缘观念 东方人对血缘观念可谓是看得非常的重。东方人的血里,流淌着这样的观念。家族事业,无论是顾全还是经营权,都必须由血缘近亲继承。否则天理难容。 正因为如此,现实里,很多家族成员之间的财产争夺,不只是钱而已。而是身份,家族地位配不配的问题。因为血缘更亲,家族地位更高的人,不容许继承顺位资格比自己低的成员,获得更多。 我就曾经见过亲戚里,最富有的大伯认为遗产应该由身为大儿子的自己继承,而非法独吞遗产。搞到与兄弟姐妹对簿公堂,最终失败入狱的下场。 所以,身为父母最重要的角色,就是消除孩子之间地位的差异。尽可能公平对待每个孩子,会很大几率避免分家时的大打出手。 这也是很多东方企业富不过三代的原因。因为精明的手足,也会心理不平衡,无法接受平庸的继承人领导。所以腥风血雨在所难免。剧里用非常有张力的手法,凸显这种血缘之间的利益冲突。 我认为,西方明确的了解这种家族企业传承的缺点,所以提出了股权分离的公司制度。公司的主人们坐拥股票。管理则由专业经理人负责。而大股东拥有公司总裁的任免权。 而监督公司经营的角色,则由非执行董事和内部,外部审计师担当。实现三权分立。 这样一来,可以避免富不过三代的风险。据观察,大众银行身为上市公司,家族成员不在管理层,公司由专业经理人经营。已经完全实现了股权分离。而郭老的商业帝国依然是皇亲国戚担任管理角色。我想,郭老和剧里陈会长都是面对同一个问题吧。 在马来西亚,我观察到,有些年纪大的创一代面对接班人问题而放缓公司发展。主要原因是因为孩子太小,不然就是孩子对家里的生意没兴趣。意兴阑珊的创一代决定把公司做上市,价值最大化后,逐步卖掉股份,退出舞台。然而,为什么不考虑利用专业经理人将家族公司的业务做强做大呢? 🍅🍅🍅四十岁的头脑 剧里,男主以四十岁的头脑,二十岁的身体,用知识,经验把一众商业大鳄搞到团团转。而且在极短的时间里,将初创公司拉拔到全韩国资金池最雄厚的公司。 看了这部剧的我,也垫高枕头想过,假设用我现在的经验和知识,回到二十岁的时候,我会怎样度过我过去的二十年? 首先,大学期间避免参与那些浪费时间的活动,比如拍散仔拖,打游戏机,半夜喝茶,追剧,逛街,派对等等。尤其是拍拖失恋所花的时间,金钱会浪费很多机会成本。 我会在金融经济会计方面多下苦工,然后争取到国外进入相关行业工作。尽早累积实战经验,并且同时间累积资本。 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实现财富自由。到时,工作不再是赚钱生存的工具。而是享受,发挥自己才能的平台。 现在的我要更珍惜时间,不为创造财富为目标,而是证实自己是否能在壮年期间,实践自己的事业高度。能够解决更多别人的问题的人,财富自然会随之而来。 🍟🍟🍟经济危机的现实 剧里,当1997年发生经济风暴时,很多的大工厂,倒闭,变卖。小商铺纷纷结业,大批工人失业。成群结党的示威,追讨工资。企业倒闭,是因为资金链断裂。很多人也因为失业,还不起债务而自杀。剧里呈现的萧条场景很有冲击性,值得大家观看反思。 经济风暴来临时,首当其冲的,一定是危机前,扩张债务,追逐目标的人。这些人在资金链断裂后,抱着庞大的债务,难以入眠。 而手握雄厚资金池的金融公司,财阀纷纷收购倒闭的优质资产,扩张商业帝国版图。1997年以前,陈会长认为科技技术是商业赖以生存的手段。1997年危机后,陈会长才猛然发现,金融才是商业帝国的制高点。而男主比爷爷更优秀。很早以前,已经在金融市场布局。 所以,1997年危机里,爷爷差一点趴下,孙子却坐拥庞大的资金,利用金融制高点,在韩国商界呼风唤雨。 🍓🍓🍓财阀的烦恼 很多人会羡慕富有的人。因为他们总有更多的金钱财富。然而,在羡慕他们的同时,你是否能承受他们承受的压力。 在剧里,爷爷虽然贵为财阀之主。却要面对集团半导体事业在美日竞争之间,如何夹缝生存。也必须烦恼,政治人物贪婪的索要,和大选资金应该交给那个候选人,才能让集团未来的日子一帆风顺。与此同时,还要面对同行的竞争,和选择,栽培继承人的烦恼。 剧里的老爷子无时无刻不在担心企业的生存与发展。所以忧心忡忡,喜怒无常。 我这三年的离职创业经历也在无时无刻为公司生存发展烦恼。回想当初,放工后,与朋友开心的打羽球的日子,一去不返。有时候我心不在焉,被老婆骂,也是因为无时无刻思考着公司的事情。 🍏🍏🍏高处不胜寒。 一句话,往往形容站在最高的领导者,孤家寡人,没有人了解他的想法。 而在我看来,对于打工者而言,也会有高处不胜寒的处境。当打工者爬得越高,看到的现实就会越清晰。我拜读了几本离职创业,财务自由的书籍。作者也是在职场爬到一定的高度后,毅然放弃职场建立的一切,离职开创新的道路。为什么一个身居企业高管的人,会放弃累积漂亮的CV, 重新开始呢?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职场上升级成为打工皇帝,或是老板的事业伙伴。这是因为爬得越高,会看到更多人性的阴暗面,搞到自己心寒。 正所谓,当一个人遇到好的老板时,注定难以开创自己的事业。而一个不好的老板,才会迫使我们思考人生,权衡利弊,孤注一掷的离开舒适区。 剧里的男主,虽然贵为集团管家,面对的老板们,都是阴险狡诈,脾气保险,老气横秋的家族成员和上司。不管他再怎么努力,干练,为集团着想,他在这些老板面前,还是一个工具人。不能表达独立自我的思想。 我所经历,认识的日本,韩国的绝对顺从企业文化,难以培养独当一面的企业管理人才。日本六七十岁的经理人,都是敢担当,敢负责,敢犯错。与他们合作能让我提升。相反,四十多岁的经理人完全没有独立思考能力。虽然贵为高层,还是唯唯诺诺,不敢犯错,深怕刮花自己的履历表。这样的人,难以想象能够有朝一日,有机会领导公司在激烈的商业环境生存,发展。 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持续下滑,与他们目前的企业文化,脱离不了关系。 🍇🍇🍇总结 普通人的逆袭之路。除了企业内部快速晋升,不然就是外部的创业之路。内部晋升者,不怕举债,只怕失业。而想要外部创业者,首先不被个人债务束缚。因为过高的债务,会让职场人难以下定决心闯出去。 反思剧里呈现的经济风暴,适当举债,不当财阀,企业,金融资本家砧板上的鱼肉。